• 默认
  • *新
  • 销量
  • 价格
  • 30

    2016/03

    2014年年末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9月4日,21世纪网主编等人涉嫌通过有偿新闻非法获取巨额利益,被立案侦查。警方调查发现,自2013年11月以来,21世纪网主编刘某、副主编周某以及部分采编经营人员,勾结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等财经类公关公司,对于愿意做“正面宣传”的企业,对其收取高额费用,通过夸大正面事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发布负面报道进行恶意攻击,以此要挟企业投放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涉及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区市的数十家企业。之后,事件进一步扩大至整个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网、理财周刊等多家财经媒体接受警方调查,21世纪报系总编沈颢、总经理陈东阳被警方带走。沈颢也很清楚自己被调查的原因: “一是通过负面新闻逼迫企业支付合作费用,二是收取企业的保护费,承诺不对其进行负面报道。”……在财经界颇具影响力的21世纪传媒,包括总裁、副总裁在内的30多人被警方调查,这一消息的出现不可谓轰动全国也足以震动新闻界。面对这些,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那些被誉为手握笔杆的战士、那些社会舆论的监督者怎么变成了不法利益的谋取者,法治的践踏者?笔者认为,作为新闻人,他们的职业操守丢了。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敏锐深刻的洞悉事件本质,正义勇敢的监督社会舆论……这些,都是记者这一身份赋予记者们的职责,他们要用手中的笔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告诉我们这个社会都在发生着什么。披星戴月通宵达旦都已是家常便饭,哪里危险哪里冲在记者们的身上也不足为奇,正因如此,他们做出的报道为公众所信服;也正因如此,他们做出的报道为一些人所忌惮。这种情况下,有些记者视此为揭露丑恶弘扬正气的武器,继续坚守初心艰难前行,却也有些“记者”,将之变为了获取私利的丑恶砝码,肆意攫取践踏法律。以沈某为代表的21世纪传媒的某些人,不就是那些加了引号的记者吗?利用可以采访报道、发表文章的身份,通过负面新闻逼迫企业支付合作费,收取企业的“保护费”承诺不对其进行负面报道。
  • 30

    2016/03

    即使新闻死了,也会留下圣徒无数”,“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在书写这些有关新闻理想的激扬文字时,偶像级媒体人沈颢或许无法想象:多年以后,自己会因为背弃这些坚守多年的职业良知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当前行业改革进退维谷、用户大量迁移、营业收入下滑、员工离职成风的“媒体寒冬”,21世纪传媒系列案等新闻敲诈乱象的发生,无疑让“大萧条”的行业阴霾陡增了更多的肃杀与悲凉。与此同时,在网络舆论场上,除了“纸媒将死,请勿烧纸”等对媒体行业本身的唱衰外,各种“键盘侠”们却为司法机关依法惩治新闻乱象的行动提供了更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注脚:有人说,这是有关部门在打压媒体,限制新闻自由;也有人说,司法机关打击犯罪,部分媒体关注、放大沈颢等人的罪行,是在刻意辱没新闻理想;有人说,沦为阶下囚的沈颢们,也是为媒体生存所迫,其情可悯。细究起来,这些说法其实并非那么理性,有的甚至荒诞无稽。其一,“新闻自由”不是媒体从业人员僭越法律的借口。司法机关依法惩治新闻领域的犯罪,目的不是为了压制新闻自由,而是旨在捍卫法律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媒体从业者不是“特殊公民”,没有免受法律制裁的特权。法律无禁区,新闻界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美国等西方国家同样不会容忍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肆意践踏法律。其二,“新闻理想”不应沦为媒体非法行为的“遮羞布”。“正义、爱心、良知”,曾经被沈颢们笃信为媒体人的新闻理想。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改革攻坚期的中国,迫切需要这样的新闻理想,同样迫切需要秉持这些新闻理想的媒体人,通过合法的采编活动,充分发挥媒体应有的针砭时弊、正本清源、革故鼎新、激浊扬清等功能。显然,无论是司法机关对新闻界非法活动的依法打击,还是媒体对业内乱象的报道和放大,不仅不是为了羞辱新闻理想和媒体职业,反而是全社会共同呵护新闻理想、重建媒体公信的重要义举。
  • 30

    2016/03

    “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点亮手机屏幕131次,平均时长4.5小时。”艾瑞咨询副总裁霍禹在12月22日一点资讯成都区域市场战略发布会上,作了《移动新闻媒体发展趋势》主题报告。  移动端迎来用户大迁徙,移动消费需求强劲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快速向移动端迁移。2009年,中国移动网民约为2.5亿,到2015年6月,移动网民已达5.9亿人,在整体网民中的渗透率达89%。  用户注意力也快速向移动端迁徙,2006年至2015年近十年期间,用户复合增长率仅手机端和Pad端就达到7.81%,而PC端仅为0.86%。  这意味着,网民移动端购物的消费心理行为已经逐渐培养成熟,移动端凭借便捷、无场所限制的优势成为网民消费行为产生的主要平台,PC端仅作为办公和辅助工具存在。艾瑞咨询预测,移动广告未来增长强势,截止到2015年,移动广告增长率达105.5%,远超互联网广告增长率,未来上升空间大。移动广告也将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和移动游戏一起成为移动端**竞争力的四大战场。  新闻资讯成新机会点 竞争格局逐渐明朗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强势增长的类型中,新闻资讯客户端成为机会点。智能手机中,新闻资讯以51.8%的比例位居第一,用户更倾向于用上下班等零碎时间获取新闻资讯。  随着内容质量提升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移动端新闻资讯用户也呈现快速増长趋势,到2015年10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新闻资讯类APP阅读覆盖人数从13800万人升至22128万人,增长60%,与此同时,有效使用时间也从2509073万分钟增至5282418万分钟,增长111%。
  • 30

    2016/03

     传统新闻业的衰落在过去几年间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媒体在同时期的野蛮生长。越来越多的读者不再阅读报纸,而是逐渐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作为其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不是没有意识到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他们纷纷搭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或试图对信息的网**通进行收费,或和新媒体合作以期分得一杯羹,但这些措施似乎都无法阻止整个行业的下滑趋势。  对于传统新闻业来说,新媒体的挑战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杀伤力**的当属新闻聚合网站的发展。新闻聚合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新闻内容的一种方式①,主要包含三种形式:一是新闻聚合网站。网站通过网络爬虫搜集不同网站的信息(有些网站也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补充),然后分门别类在网上加以展示,读者点击相关链接便可阅读全部内容;二是基于网络的新闻阅读器。网民可以在网上订阅一个阅读器,然后就可以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场所接受该阅读器发送的个性化信息;三是新闻阅读应用。这类应用软件可安装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旨在用来收集新闻或其他类的信息聚合源,并在一个界面上将其归类,以方便读者阅读。从发展史来看,新闻聚合*早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Yahoo News,Google News便是新闻聚合发展初期的典型代表,之后美国的新闻博客网站Huffington Post横空出世,成为新闻聚合的成功标志,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模仿。我国新媒体的发展也是如此,新浪、搜狐、百度等几大门户网站在聚合传统媒体的新闻方面从来就没有犹豫过。②在发展初期,他们几乎都是免费使用传统报业辛辛苦苦采访来的新闻,从而也饱受来自后者的口诛笔伐和侵权诉讼。近几个月来,移动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面临和门户网站同样的处境。其业务核心也是新闻聚合,只不过将网上的新闻资讯搬到了移动媒体上,这不仅引起了传统媒体的投诉,也导致搜狐等门户网站对其的围剿。由此可见,新闻聚合在打击传统新闻业方面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传统新闻业对其基本上抱着负面的态度。但问题在于:新一代的消费者喜欢它们。这正是新闻聚合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实际上,不少传统媒体在经营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时,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新闻聚合的功能。  新闻聚合是新旧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其发展的瓶颈则是自诞生起便挥之不去的版权侵权诉讼。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新闻聚合在国内外所面临的侵权诉讼及所涉及的关键法律问题,**我们将简要提出新闻聚合侵权的解决之道。
  • 30

    2016/03

    回顾2015年热点新闻事件,一个现象颇为引人关注:“舆情反转”频频出现。  一则“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犬咬伤”的报道,引发国人点赞,并纷纷为受伤女子捐款。但随后反转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又引发大家愤怒声讨和司法介入;先是有“安徽女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吸引眼球,随后又反转为“女大学生撞人本应担责”……新闻报道出现一次甚至多次反转,舆论场的褒贬声也随之逆转,前后反差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不少公众表达了对舆情反转现象的担忧。舆情反转缘何频频出现?舆情反转的背后呈现了怎样的新闻生产特点和舆情演变规律?如何避免此类传播事件愈演愈烈?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梳理和采访。  ——编者  舆情缘何频频反转?  一些媒体片面求快,争抢速度不加核实;个别媒体为赚取点击量,无视真假是非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反转舆情之所以出现,与一些媒体为抢时效、片面求快、抛弃新闻专业准则、不注重调查核实直接相关。一些“匆忙发声”而出现的新闻报道,在随后的调查核实中出现多次反转,如同一出娱乐闹剧。  “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一事中,*早的暴打视频由社交媒体传出,媒体跟进报道后,女司机及其家属的单方面表态都成为各路媒体竞相报道的卖点,但众声喧闹中,却罕见全面调查。“安徽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一事中,初始报道媒体只听信女子男友的一面之词、未加核实就匆匆发出报道,称赞其“义举”。  “媒体在采用信息源时,不能听信一面之词,要有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交叉印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社交媒体兴起后,对新闻的判断有一种危险倾向,认为“及时比准确更重要,速度比深度更重要”。而随着竞争加剧,出现了社交媒体和新媒体裹挟传统专业媒体的苗头,“现在来自社交媒体的曝料,很多没有经过核实就直接出现在专业媒体的报道中,这种有闻必录,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误导。”  某主流门户网站评论频道负责人高明勇认为,舆情反转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事实层面的,事情发生后,出现了新的细节,事件发展进程本身有了明显变化;另一种则是初始报道时媒体有意掩盖部分事实,使得舆论发生偏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辰瑶认为,舆情反转现象的增加与网络化社会传播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很多新闻报道之所以给人前后180度大转弯的感觉,不仅因为新闻报道的初始叙述“失真”,还因为在随后的一连串转载中经过有偏好的选择,这种“失真”在舆论场里被进一步放大,也容易形成“反转”的感觉。  “事件调查总是需要时间。看到新闻报道时,一些读者受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没有耐心了解全面事实,就基于刻板印象和固化心理,仓促下结论。”张志安说。  此外,记者发现,一些缺乏把关机制的自媒体账户,为了赚取点击量,有意识地迎合和消费受众刻板心理,突出新闻事件中的对立因素,造成戏剧化、惊悚化传播效果,在舆情反转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30

    2016/03

    中国日报网2014年9月12日电(远达)针对中国知名财经媒体21世纪网涉嫌新闻敲诈一案,数家中国媒体11日不约而同地“揭开黑幕”。外国媒体对此予以极大关注,认为这是中国政府紧锣密鼓整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行动的又一重要举措。***《联合早报》曾实9月12日报道称,被21世纪网敲诈的企业有上百家,企业用于“有偿封口”的广告费用,从数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人民币不等,累计收取费用数亿元。多家媒体在报道中称,类似的新闻敲诈是中国媒体尤其是财经类媒体的普遍现象。《新京报》报道说,这种行为如今已成行业“潜规则”,媒体针对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为目标的客户群,以不做负面报道为饵,招揽企业前来投广告,变相收取“保护费”,令企业、公关公司、媒体三方获利,而广大股民和社会公众因此丧失了知情权。中共官媒《人民日报》则引述21世纪网记者的话称,在该网内,类似的新闻敲诈并不少见,这是公司集体行为,“公司上下都这么干”。《人民日报》就此刊载评论,形容新闻敲诈已从记者个人行为演变为单位集体行为,甚至成为一种经营模式。而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中可以判断,这种新闻敲诈或许不仅只存在于21世纪网一家,也可能是其他某些媒体牟利的惯用手段。评论警告说,媒体当以此案为鉴、警醒反思,清除行业歪风邪气,势在必行。21世纪网的采编及经营人员和财经公关公司负责人等8人本月3日因涉嫌新闻敲诈被捕,涉案人员包括21世纪网总编辑刘冬和副总编辑周斌,以及中国知名财经公关公司上海润言总经理连春晖等。这是中国政府近期的又一次媒体整治动作。从去年至今,中国在15个省市成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今年2月的中宣部和记协会议曾表示,新闻道德委员会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整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近几个月来,央视多名高管和工作人员已因涉贪被带走调查。21世纪网是中国三大财经媒体之一、21世纪报系旗下网站,隶属于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该网此次被曝新闻敲诈丑闻,无疑会对标榜公信力与权威性的母报集团产生负面影响。新华网11日在报道中指出,21世纪网进入公安机关视野是源于一些企业和个人的举报,而多名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显示,被21世纪网涉嫌敲诈过的企业“实在太多”,站出来举报的还只是小部分。南方报业集团一名不愿具名的记者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新闻寻租是中国财经媒体的普遍现象,这已属犯罪行为,清理行业风气很有必要。美国《纽约时报》储百亮9月12日报道称,据国有新闻媒体11日报道,曾为一家正在接受上海警方调查的商业新闻网站工作的记者,描述了怎样勒索中国公司的黑社会方法:让公司出钱或换取奉承文章,或买下负面报道。几名曾为21世纪网工作、现已被捕的记者描述说,中国新闻媒体的某些成员已成为腐败的一部分,他们把自我审查和歪曲报道变成收入的来源。“这些类型的问题由来已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保罗·吉利斯(Paul Gillis)说,他专门研究中国企业的会计问题。经常为北京的一家财经周刊《财新》撰稿的记者赵静(笔名安替)在电话采访中说:“在中国的财经媒体,商业部门与编辑部门一般没有隔离。”他说,《财新》有防止腐败做法的措施。“有太多的压力要求记者按照公司的要求去做,所以一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说,“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假新闻或勒索性的消息很容易传播,因为广告收入的需求决定了报道内容。”21世纪网在《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运作,该大报的总部设在南方城市广州,由国有企业南方传媒集团出版。2010年,网站与报纸分离,成为一个单独经营的单位。但据该网站的记者说,习惯性的自我审查和争夺利润的压力变成了商业机会。网站总裁刘冬对央视说,在上海的两家公关公司的帮助下,编辑和记者锁定希望在当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或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做其他变化的公司。网站然后给企业施加压力,缴纳“保护费”,通常以广告合同的方式,支付20万到30万元人民币不等,以换取网站做正面报道,放弃未发表的负面报道,或删除已经刊登的负面文章。